冬天水库涨水怎么选钓位,最近为什么钓不到鱼
1、冬天水库涨水怎么选钓位
1、有台阶的位置。在台阶的里侧,由于水浪常年冲刷,会出现很多裂缝,这样的地形是鱼儿很喜欢的。用豆腐渣之类的打窝,然后手竿垂钓。是不错的选择。两山相交的山坡。这里水下容易聚集很多腐烂的东西,这样就会滋生出很多微生物,这些对鱼儿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所以这些地方容易有鱼聚集。
2、水库的水都是比较频繁的涨落,大型水库涨水,落水效果不是很明显,很容被忽视。水库涨水时1定要注意安全。我们在涨水的时候要选在进水口垂钓,落水的时候选择相对比较深的区域垂钓。涨水太厉害,造成水变混浊,这时就不适合垂钓了,落水太厉害如果找到深水区域,那1般都会有比较好的收获(这点尤其是在小型的水库,尤其明显)。
2、最近为什么钓不到鱼
因和应对的办法。 1.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软脊椎动物,它的生存离不开水和氧气。在缺氧的水体里,鱼类与人1样会感觉很不适,为减少氧气的消耗,也是鱼类生存的本能,就会在水里少游动,减少进食或拒食。“肥水鱼难钓”这是钓鱼人的共识,所谓的“肥水”就是水质受到污染使水中含氧量比较低的水体,首先让我们了解1下造成水体溶氧量低的因素。1是用各类污水作为补充水源,在这样的水域中由于褐藻、甲藻等过多过盛,有的还含有过多的矿物质和腐殖质,水质肥,在夏天日光长时间照射下,各种藻类分解时不仅会消耗水中氧气,还会产生有毒物质,影响鱼类吃食,甚至死亡。2是在多年未清淤,鱼塘中鱼的密度高,又得不到氧和活水补充的老鱼塘,鱼会因缺氧而浮头,无心吃食。3是有些水域中生长着大量的水草,封闭了水面,水体从空气中得不到氧气的补充,遇上日照强,气温高等天气,鱼类感到窒息就会上浮换气而不食。以上这些就是造成水中含氧量低鱼不咬钩的主要原因。 应对的办法: 1) 选择雨天出钓。因为在含氧量低的水域中,雨水的注入使水中溶氧增加,鱼类觅食的欲望强烈。 2) 在缺氧的水域中垂钓我们可以采用钓浮,钓离底的技法。因为在这种水域中上层浮游生物多,溶氧量大,鱼儿大多集中在中上层活动。3) 溶氧底的水域水温升高快,降温也快,春夏两季更为突出,白天与早晚相比,温差很大,1般应遵循钓早不钓午,钓冷不钓热,夏钓浅、冬钓深的原则。 4)选择适合鱼类对口的钓饵,在含氧量低的水域中素饵要好于荤饵,味道清淡的钓饵要比浓烈的钓饵更受鱼类的喜爱。 2. 低气压天气是影响鱼类吃食1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钓鱼人经常遇上的,它主要的形成和形式表现在: 1)天气闷热,无1丝的风,水面静止不动,鱼在水体里萎靡不振,不思进食,渔谚说的好“水不动、鱼不跳、风不吹、鱼不咬”。 2)春雾而雨,冬雾即晴。雾长时间笼罩不散,造成无风,气压低,鱼类沉于水底,很少活动。 3)刮东南风使大气中水分增多而气压变低,水体不能从大气中吸收氧气,水中严重缺氧,鱼在水底感到极度的不适,不得不浮头呼吸。 明白了低气压天气鱼不咬钩的原因,就有了应对的办法: 1)找有水流的地方(如池中或塘里面的进出水口)下钩,水流能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2)钓浅水或有水草树丛处,浅水处上下水流对流快含氧量高,水草树丛处由于光合作用比别的水域溶氧量要大。 3)流动性的水域水体含氧量充足,是低气压天气钓鱼的首选。 3. 鱼类的摄食与气温水温有着密切关系,气温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水温,而鱼是变温性动物,对水温的变化反应敏感,直接影响其生长、活动和进食。多数鱼类最佳摄食,都有1个上限温度和下限温度,其幅度因鱼种不同而异。鲤鱼在水温15—25度时吃食最为强烈,10—15度或25度以上则较弱,10度以下食欲减退,4度以下就会完全停止进食。鲫鱼的适应性最强,摄食的上下幅度最大。青、草、鳊等鱼类摄食温度上下界限也比较宽。喜热性肉食鱼类如鳡、乌鳢以及黄鳝、甲鱼等摄食温度相应要高,入冬后或潜入深水,或藏于洞穴和泥中,不思食。冷水性鱼类则喜欢在低温的水中觅食。 因此,我们在垂钓时就可以根据鱼类的不同习性,摄食时对气温、水温的要求不1样的差别,灵活多变的采取相应的垂钓办法。 1)垂钓之前测水温,最简单的测试方法就是用手入水1试.夏天即使地面温度不高,如果水烫手、也不宜下钩,冬天即使地面温度很低,水不很冷,鱼类还会活动觅食,是可以钓有所获的。 2)抓住春、秋两季垂钓的黃金季节,这两个季节1般天气温和,水温不冷不热,为鱼儿活动、觅食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也是钓鱼人出钓的好时机。 3)不1样的季节,不1样的气温、水温条件下,垂钓时要选择合适的钓位,如在冬天由于气温低,水底温度要比表层温度高,鱼多在深水处活动,选在深水处做窝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4.饵料不对鱼口 饵料在钓鱼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施饵鱼不吃有几个原因: 1)在有些鱼塘里的鱼类由于人为的长期投喂某种鱼饲料或食物,形成了1定的偏口(这在投喂颗粒饵料的鱼塘里最常见),如鱼吃惯了腥的,你用香的鱼饵去钓,鱼就不会咬钩。 2)在有些自然水域里的鱼类受到食物来源的制约,也会形成偏食某种食物的趋向,你不能投其所好,也难有收获。 3)在钓鱼比赛中由于所用饵料的成份或味道、状态等不合鱼的吃口,也会造成鱼不吃食。 4)用受到污染的饵料(如你的手接触到异味的东西象汽油什么的,就会直接污染饵料)或变质的饵料去垂钓,都会造成鱼的拒食。 应对的办法: 1)去喂养的鱼塘钓鱼时,尽量用原塘颗粒垂钓,如找不到原塘颗粒,用商品饵配饵时也要在味道与所喂鱼料的味道接近。 2)外出垂钓或去比赛时要多带几种不同性质的饵料(荤的素的最好都带上),再根据试钓找出适合鱼食性的钓饵。 3)注意细节,避免饵料受到污染,垂钓时鱼饵现开现用,不用变质的饵料。 5.水位的变化对鱼类摄食影响很大,水体的涨落对鱼类觅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江河、水库等水域下雨发汛期,新鲜水不断注入水体,同时又给水体中带来大量的有机食物,加之水中的溶氧量增高,鱼类活动频繁,4处觅食,摄食量大增。退水或排放水体时,由于水中食物链发生变化,原有的某些食料流失,中间食物中断,引起鱼类生活的恐慌,就会游向深水处而无心寻食。还有1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高密度的精养鱼池中,水体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状态,鱼类由于呼吸不断消耗氧气,水中溶氧越来越低或自然水域水质长期没有变化,形成了“死水”都会造成水中缺氧,也会出现鱼不吃食的现象。因水体变化影响鱼类摄食,我们可以用“宁钓涨水前,不钓落水后”“涨水钓边 退水钓中”这两句渔谚所说去应对。
6、水体在消毒后鱼不吃食 通常水太肥和为了治疗鱼病,或在我们所说的以天收费的“黑坑”里钓鱼,鱼塘老板做手脚等因素,就会投入氯化铵,漂白粉,生石灰等化学物,这些东西影响鱼的摄食是决定性的。 1)氯化铵是1种化肥,主要是消毒剂,只要1下它呛的鱼全部浮在水面根本不吃食,并不时的在水面跳动。 2)漂白粉,学名是“次氯酸钙”用于水质净化和鱼体消毒剂,它1入水,鱼也不吃食水质变清,同时水里含有大量的氯气鱼也受不了,呛得鱼在水里烦躁不安,到处乱串。 3)生石灰,学名氧化钙也是1种水质净化剂和消毒剂同时是也是水质中和剂用来调节水的PH值即酸碱度,把它投入水里,鱼也不吃食。 7.鱼类处于繁殖期或患病都会拒食 每年鱼类都会有个生殖孕育期,在这期间鱼类忙于产卵繁殖后代,无心觅食。但在繁殖期间的前后1段时间,鱼类要摄取大量食物来维持或补充产卵消耗的能量,会有个摄食高峰期。而鱼类1旦患病,食欲下降,尤其是鳃部病害,可使鱼类呼吸困难,食量大减或绝食。对鱼类因患病而不吃食,是没有什么办法可想的。 鱼类拒食的原因远远不止以上所叙,这就要求我们钓鱼人要从鱼类外界生活环境、鱼的自身、和人为因素等等方面去分析和探访鱼类拒食的内外因关系,在实践钓鱼中不断总结,找出1定的规律,再科学的掌握鱼情、水情、钓鱼环境的具体情况,改善错综复杂鱼不吃饵原 因,就1定钓有所获。
3、冬天水库涨水怎么选钓位
1、有台阶的位置。在台阶的里侧,由于水浪常年冲刷,会出现很多裂缝,这样的地形是鱼儿很喜欢的。用豆腐渣之类的打窝,然后手竿垂钓。是不错的选择。两山相交的山坡。这里水下容易聚集很多腐烂的东西,这样就会滋生出很多微生物,这些对鱼儿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所以这些地方容易有鱼聚集。
2、水库的水都是比较频繁的涨落,大型水库涨水,落水效果不是很明显,很容被忽视。水库涨水时1定要注意安全。我们在涨水的时候要选在进水口垂钓,落水的时候选择相对比较深的区域垂钓。涨水太厉害,造成水变混浊,这时就不适合垂钓了,落水太厉害如果找到深水区域,那1般都会有比较好的收获(这点尤其是在小型的水库,尤其明显)。
4、冬季小河野钓鲫鱼涨水停口什么原因?
冬季野钓鲫鱼涨水停口是有原因的,作为钓鱼人你要先考虑天气,走水这些自然情况,然后才是我所说的这3点原因。钓鱼人要学会分析各种鱼情,冬季野钓遇到有电鱼人,停口就不需要再等,及时更换钓场或打包收杆回家。 1.窝子里的鱼儿被惊散了,野钓环境复杂,冬季野外自然水域相当安静,冬季鸟声少了,加上野生鱼儿胆小谨慎,我们垂钓在岸边的声响过大惊散了窝子的鱼儿。可能有钓友在你附近打窝,打窝量大的夸张,声响自然也大,好像要打窝撑死这边水域的鱼,自然你的窝子也会受到影响,势必会突然停口。  2.你遛鱼惊散窝子鱼儿,冬季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冬季鱼儿都是群居,活动范围小,当你钓起1条大些鱼儿,你溜鱼在水面它乱窜声响太大,惊散了窝子的鱼,冬季水面本就相当平静,你溜鱼尽量拉出窝点,避免惊散鱼群,1旦惊散鱼儿必定要停口1段时间才能有鱼回来吃饵。  3.你窝子有大鱼进窝,冬季如果你选择的钓位好,大鱼也会到来,小鱼就惊跑也会突然停口。钓友们不要因为突然停口来补窝或者频繁的抛竿,这样很容易惊扰大鱼不敢吃饵,要换稍大点饵料等待大鱼上钩。还有1种可能性就是窝子来吃鱼的鱼类,冬季这样情况还是比较少见。
5、为什么钓不到鱼
原因和应对的办法。 1.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软脊椎动物,它的生存离不开水和氧气。在缺氧的水体里,鱼类与人1样会感觉很不适,为减少氧气的消耗,也是鱼类生存的本能,就会在水里少游动,减少进食或拒食。“肥水鱼难钓”这是钓鱼人的共识,所谓的“肥水”就是水质受到污染使水中含氧量比较低的水体,首先让我们了解1下造成水体溶氧量低的因素。1是用各类污水作为补充水源,在这样的水域中由于褐藻、甲藻等过多过盛,有的还含有过多的矿物质和腐殖质,水质肥,在夏天日光长时间照射下,各种藻类分解时不仅会消耗水中氧气,还会产生有毒物质,影响鱼类吃食,甚至死亡。2是在多年未清淤,鱼塘中鱼的密度高,又得不到氧和活水补充的老鱼塘,鱼会因缺氧而浮头,无心吃食。3是有些水域中生长着大量的水草,封闭了水面,水体从空气中得不到氧气的补充,遇上日照强,气温高等天气,鱼类感到窒息就会上浮换气而不食。以上这些就是造成水中含氧量低鱼不咬钩的主要原因。 应对的办法: 1) 选择雨天出钓。因为在含氧量低的水域中,雨水的注入使水中溶氧增加,鱼类觅食的欲望强烈。 2) 在缺氧的水域中垂钓我们可以采用钓浮,钓离底的技法。因为在这种水域中上层浮游生物多,溶氧量大,鱼儿大多集中在中上层活动。3) 溶氧底的水域水温升高快,降温也快,春夏两季更为突出,白天与早晚相比,温差很大,1般应遵循钓早不钓午,钓冷不钓热,夏钓浅、冬钓深的原则。 4)选择适合鱼类对口的钓饵,在含氧量低的水域中素饵要好于荤饵,味道清淡的钓饵要比浓烈的钓饵更受鱼类的喜爱。 2. 低气压天气是影响鱼类吃食1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钓鱼人经常遇上的,它主要的形成和形式表现在: 1)天气闷热,无1丝的风,水面静止不动,鱼在水体里萎靡不振,不思进食,渔谚说的好“水不动、鱼不跳、风不吹、鱼不咬”。 2)春雾而雨,冬雾即晴。雾长时间笼罩不散,造成无风,气压低,鱼类沉于水底,很少活动。 3)刮东南风使大气中水分增多而气压变低,水体不能从大气中吸收氧气,水中严重缺氧,鱼在水底感到极度的不适,不得不浮头呼吸。 明白了低气压天气鱼不咬钩的原因,就有了应对的办法: 1)找有水流的地方(如池中或塘里面的进出水口)下钩,水流能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2)钓浅水或有水草树丛处,浅水处上下水流对流快含氧量高,水草树丛处由于光合作用比别的水域溶氧量要大。 3)流动性的水域水体含氧量充足,是低气压天气钓鱼的首选。 3. 鱼类的摄食与气温水温有着密切关系,气温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水温,而鱼是变温性动物,对水温的变化反应敏感,直接影响其生长、活动和进食。多数鱼类最佳摄食,都有1个上限温度和下限温度,其幅度因鱼种不同而异。鲤鱼在水温15—25度时吃食最为强烈,10—15度或25度以上则较弱,10度以下食欲减退,4度以下就会完全停止进食。鲫鱼的适应性最强,摄食的上下幅度最大。青、草、鳊等鱼类摄食温度上下界限也比较宽。喜热性肉食鱼类如鳡、乌鳢以及黄鳝、甲鱼等摄食温度相应要高,入冬后或潜入深水,或藏于洞穴和泥中,不思食。冷水性鱼类则喜欢在低温的水中觅食。 因此,我们在垂钓时就可以根据鱼类的不同习性,摄食时对气温、水温的要求不1样的差别,灵活多变的采取相应的垂钓办法。 1)垂钓之前测水温,最简单的测试方法就是用手入水1试.夏天即使地面温度不高,如果水烫手、也不宜下钩,冬天即使地面温度很低,水不很冷,鱼类还会活动觅食,是可以钓有所获的。 2)抓住春、秋两季垂钓的黃金季节,这两个季节1般天气温和,水温不冷不热,为鱼儿活动、觅食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也是钓鱼人出钓的好时机。 3)不1样的季节,不1样的气温、水温条件下,垂钓时要选择合适的钓位,如在冬天由于气温低,水底温度要比表层温度高,鱼多在深水处活动,选在深水处做窝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4.饵料不对鱼口 饵料在钓鱼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施饵鱼不吃有几个原因: 1)在有些鱼塘里的鱼类由于人为的长期投喂某种鱼饲料或食物,形成了1定的偏口(这在投喂颗粒饵料的鱼塘里最常见),如鱼吃惯了腥的,你用香的鱼饵去钓,鱼就不会咬钩。 2)在有些自然水域里的鱼类受到食物来源的制约,也会形成偏食某种食物的趋向,你不能投其所好,也难有收获。 3)在钓鱼比赛中由于所用饵料的成份或味道、状态等不合鱼的吃口,也会造成鱼不吃食。 4)用受到污染的饵料(如你的手接触到异味的东西象汽油什么的,就会直接污染饵料)或变质的饵料去垂钓,都会造成鱼的拒食。 应对的办法: 1)去喂养的鱼塘钓鱼时,尽量用原塘颗粒垂钓,如找不到原塘颗粒,用商品饵配饵时也要在味道与所喂鱼料的味道接近。 2)外出垂钓或去比赛时要多带几种不同性质的饵料(荤的素的最好都带上),再根据试钓找出适合鱼食性的钓饵。 3)注意细节,避免饵料受到污染,垂钓时鱼饵现开现用,不用变质的饵料。 5.水位的变化对鱼类摄食影响很大,水体的涨落对鱼类觅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江河、水库等水域下雨发汛期,新鲜水不断注入水体,同时又给水体中带来大量的有机食物,加之水中的溶氧量增高,鱼类活动频繁,4处觅食,摄食量大增。退水或排放水体时,由于水中食物链发生变化,原有的某些食料流失,中间食物中断,引起鱼类生活的恐慌,就会游向深水处而无心寻食。还有1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高密度的精养鱼池中,水体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状态,鱼类由于呼吸不断消耗氧气,水中溶氧越来越低或自然水域水质长期没有变化,形成了“死水”都会造成水中缺氧,也会出现鱼不吃食的现象。因水体变化影响鱼类摄食,我们可以用“宁钓涨水前,不钓落水后”“涨水钓边 退水钓中”这两句渔谚所说去应对。
6、水体在消毒后鱼不吃食 通常水太肥和为了治疗鱼病,或在我们所说的以天收费的“黑坑”里钓鱼,鱼塘老板做手脚等因素,就会投入氯化铵,漂白粉,生石灰等化学物,这些东西影响鱼的摄食是决定性的。 1)氯化铵是1种化肥,主要是消毒剂,只要1下它呛的鱼全部浮在水面根本不吃食,并不时的在水面跳动。 2)漂白粉,学名是“次氯酸钙”用于水质净化和鱼体消毒剂,它1入水,鱼也不吃食水质变清,同时水里含有大量的氯气鱼也受不了,呛得鱼在水里烦躁不安,到处乱串。 3)生石灰,学名氧化钙也是1种水质净化剂和消毒剂同时是也是水质中和剂用来调节水的PH值即酸碱度,把它投入水里,鱼也不吃食。 7.鱼类处于繁殖期或患病都会拒食 每年鱼类都会有个生殖孕育期,在这期间鱼类忙于产卵繁殖后代,无心觅食。但在繁殖期间的前后1段时间,鱼类要摄取大量食物来维持或补充产卵消耗的能量,会有个摄食高峰期。而鱼类1旦患病,食欲下降,尤其是鳃部病害,可使鱼类呼吸困难,食量大减或绝食。对鱼类因患病而不吃食,是没有什么办法可想的。 鱼类拒食的原因远远不止以上所叙,这就要求我们钓鱼人要从鱼类外界生活环境、鱼的自身、和人为因素等等方面去分析和探访鱼类拒食的内外因关系,在实践钓鱼中不断总结,找出1定的规律,再科学的掌握鱼情、水情、钓鱼环境的具体情况,改善错综复杂鱼不吃饵原 因,就1定钓有所获。
6、为什么今天我钓不到鱼
1.首先排除 极端天气 钓鱼与温度有关 当水温升到15℃以上时,鱼类活跃,有些鱼进入交尾产卵期,需要大量的动、植物食物,这时鱼容易咬钓。当水温降到25℃以下的秋高气爽天气时,鱼群活动、摄食能力较强,正是钓鱼的黄金季节。当水温升到30℃以上时,鱼群正度夏防暑,无心觅食。当水温降到 5 ℃以下时,鱼群进入深水处越冬,此时就难钓到鱼。 钓鱼与气压有关 气压的高低直接影响鱼类的活动。气压高时,水中含氧量多,鱼感舒适,气压低时水中含氧量少,鱼感难受。因此在大风雨或闷热的低压天气下,鱼无心摄食而浮游在水中。在春夏季节雨后天晴、温暖,或在秋高气爽等天气下,鱼类活动量大,摄食能力强,有利于钓鱼。在闷热、低压的夏天,鱼类多在夜间和早晚活动、觅食,在氧气不足时,鱼就会乱动,使水浑浊,出现泛塘现象,鱼头露在外面,此时不利于钓鱼 钓鱼与风向风速有关 除寒冷的冬天外,1般情况下,刮 3 级以上的东北风、东风、东南风,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有利于钓鱼 ,而刮南风或西南风都不利于钓鱼,但在夏天的早晨或黑夜、以及冬天的中午还是有利于钓鱼的。若刮西风、西北风、北风的天气,都不利于钓鱼,只有在夏天的雨后,偶尔有 3 级以下的西风、西北风、北风才有利于钓鱼。不论什么风向,只要风力达到 5 级以上时,都不利于钓鱼。 钓鱼与晴雨天有关 钓鱼是件趣事,也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钓鱼与晴雨天气关系很大,1般只要是晴天,除夏天的中午和冬天的早晨、夜里外,其它时间都有利于钓鱼。阴天或小雨的天气,除冬半年的早晨和夜里外,其它时间也都有利于钓鱼。夏天阵雨之后也有利于钓鱼。但大雨或暴雨之后,因含有大量泥沙的浑水流入,极不利钓鱼。另外,雾天也不利于钓鱼2.钓点水域是否有对象鱼? 选择钓位是在了解鱼类活动规律和觅食习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季节、气候、水域环境、对象鱼、所用钓具以及垂钓者密度等情况,综合考虑进行选择的,选择钓位与钓点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第1是看。这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 1.看地形地物:垂钓水域的形状,是长、是方还是圆,还是其他什么形状;水面是宽阔还是狭窄,大致括计有多深;岸边有否突兀、曲折处,有没有伸向水中的小岛;4周有没有与之连接的水体、进出水口、沟汉等;有否水草地段,疏稠情况如何;水域中有否桥墩、码头或突出水面的土堆、大石等物;有没有养鱼网箱或增氧机以及岸边的树阴、土质结构等等。以便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鱼儿经常出没、集结、游动的必经之地和觅食场所作为最佳钓位。 2.看水势水色:水势是流水还是静水,如是流水则应选择稳流处或甩湾处;水势是涨还是退?涨水选浅,退水选相对较深处;流速太快,鱼儿不在,浑如泥浆,鱼难以发现饵料,均不宜做钓位;深绿色水质过肥,黑紫色污染严重,均不宜钓鱼;比较理想的水色是浑而不浊、肥瘦适中的水域,鱼儿较多,便于下钩。 3.看水面动态:“鸟飞有影,鱼游有踪”。看水面有没有气泡;有没有鱼儿在游动或鱼儿游动时掀起的波纹与浪花;有没有鱼拉下的1杀条黑绿色的粪便;有没有被鱼咬碎的草茎等。如有其中之1,便说明该处有鱼,可以在此打窝。 第2是试。试就是试水深浅:1般情况下,水太浅〔不足半米且水色清澈见底)或过深(3米以上)不适宜下钩(老钓位上当属例外),而112米左右的深度,比较合适。 第3是闻1闻有没有鱼腥味儿鱼多的水域。会有1股鱼腥味儿,鱼越多,腥味儿越浓。把钓位选在鱼腥味浓的地方,必有较好的收获。 第4是听,听有没有鱼在水中咬草发出的声响,或是大鱼追捕小鱼的击水声,如有,在此垂钓必有收获。 第5是问。询问附近农民或钓友,该水域是否有鱼,有些什么鱼,有没有人垂钓或者被人电鱼 炸鱼 等情况,若近日被人炸过电过,起码5天之内不宜垂钓。 认真观察 检查 附近50米范围内 是否有渔网 若是有渔网不宜垂钓3.自然水域钓位选择
1、选位有学问 自然水域,尤其是大型湖泊,水广鱼稀,地形复杂。要判断哪里有鱼确实是困难的事。但凡事都有1定的规律,鱼要生存,就必然有它们的生息繁衍之所,那些湾、汉、草、坑、潭、角等等,是鱼喜欢去的地方,也是钓鱼人的好钓位。这其中,特别注意要突出奇特2字,即异于大环境的地方。 江河转弯回水处,江河底下泥沙较厚处,江河边有岩石处,江河边长有芦苇、蒲草处,慢水流和快水流的交汇处,江河上桥梁的桥洞下,桥墩靠下游的1面,江河上的漫水桥,长期停泊在岸边的泵船和木、竹排。水库的溢洪道口下游处,大水域中有小岛的地方,茂密的水草较稀疏处,稀疏的水草较茂密处,两片水草中间的较狭窄处,死水中的活水处,浅水中的深水处等。
2、季节要掌握 春天是钓鱼的黄金季节,但在自然水域却未必如此。自然状态下的水,通常都较清瘦,水相对较深,因阳光照射不透而较寒。虽然浅水处温度升高,但有的也多是1些小杂鱼和小鲫鱼,很难钓到像样1点的鱼儿来,而大1点的鱼仍然在深水处活动,很少近岸。而春末至立夏,正是鱼儿产子之后急需补养之时,此时气温回升,大地变暖,才正是“开钓”之时,可1直钓到腊月寒冬。
3、钓底最关键 自然水域可浮钓的鱼类,虽然很多,但有时间上的限制。上层鱼类如翘嘴舶、红得(包括黄尾、黑尾近红鲅鱼类)、乌鱼等,在春末夏初上钩率最高,但随着盛夏的来临,底栖鱼类的频繁活动,以后虽然也能钓到,但数量很少,草鱼虽也是中层鱼类,但从历年的垂钓经历来看,吃底钩的机率远远高于吃浮钩。这是因为在自然水域里,由于生存的严峻,迫使1些中上层鱼类渐渐地养成了在水底觅食的习惯,加之更多的是1些诸如鲫、鲤、青、鲶、鳜等底栖鱼类,所以,钓底最重要。
4、要注意时段 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酷暑难熬,有时很难钓到鱼,而夜钓则不同,因为夜间较安静,气温也比白天低,鱼儿爱到岸边觅食。实践证明,夏秋两季,从下午的16117时至黎明前的4-6时,均为鱼的摄食高峰时间,特别是1些白天难钓到的大鱼,夜晚却会轻易地上钩。4.饵料是否对味? 1.钓饵齐全.钓法多变 鱼类的食谱很广,荤的、素的、孬的、只要是需要,只要它感觉到饿,在它们眼中都是美味佳肴。同时鱼类的食性又很杂,今天吃素,明天可能就会吃荤。通常情况下,大鱼吃素,小鱼吃荤。但大鱼相对来说比小鱼少,比小鱼精明,所以要想钓大鱼,就有可能会被“剃光头”,小鱼总比大鱼多,用荤饵下钩,多多少少总能钓到1些,虽然没有那“重量”,却有那“数量”。 2.鱼种不1,钓法就要多变。这种方法不行可换其他的办法1试。底层鱼没有就钓上层鱼,手竿不行换海竿,短线不行换长线,大钩不行换小钩。但要有个度,那种手竿海竿全用,荤饵素饵任选,短线长线齐上的办法并不可取,同时也易误事,有时鱼没能钓上1条,人却累得够呛。 3.诱饵要数量.钓饵取自然 1般来讲,大水面的鱼比较分散,活动范围广,要想将鱼聚于1处,除钓点的因素外,诱饵的用量至关重要。诱饵下得越重,时间下得越长,越易聚鱼。不必担心会把鱼喂饱。诱饵多、大,目标就大,鱼进了窝,1下吃不完,就会留在窝中。如果定时定量投放饵料,时间长了,鱼会越钓越多。诱饵宜选用耐泡的不易化散的块状饵料为主如:青草、花生麸饼 菜籽饼块 糠饼 鸭料 和各种颗粒饲料 酒糟等等。 若想钓好鱼 钓位最重要 诱鱼聚鱼 在于 打窝 做窝 养窝(新钓位打窝连续3天早晚1次即可成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