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调四钓二没有顿口都是往上顶漂?为什么调四钓二挂饵后,浮漂还要往上拉?

为什么调4钓2没有顿口都是往上顶漂?



1、为什么调4钓2没有顿口都是往上顶漂?

鱼层在你的钓层上面

1、调4钓2就是指调标的时候空钩半水调4目,即示标露出水面4目;钓的时候挂上双饵,调整浮漂位置,使示标露出2目。

2、多在铅皮座上绕1些铅皮,抛入水中,漂标沉到水中不见出来,然后提出,1点点剪去铅皮,直到漂尾露出水面4目

3、台钓对水底的地势要求很高,最好是平的,不平的话,每次抛竿钓目会有变化的,影响钓鱼,第1步是挂大铅坠找底后确定钓点,钓点的“前后左右”是否平整必须探好,做到心中有数

4、找底后确定主线长度,将浮标向下调20-30厘米,去掉大铅坠,准备调标

5、调整铅皮到浮标露出4目

6、挂实际垂钓大小的饵料,钓目调整到两目

7、台钓调钓力学分析很重要,因为钩在水底状态看不见,完全是力作用的结果,不知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可以说很难理解到台钓的精髓。理解钩饵在水底状态光靠想象很容易出错,现以调4钓2为例和大家1起分析下各种力的作用及饵料状态。

8、要分析调钓过程各种力的作用结果,必须要有前提条件,没有明确前提条件的力学分析会出现分歧而无法讨论。比如,带钩调钓和不带钩调钓的分析结果就不同,所以没明确前提条件的分析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水,无法论断的

9、所钓的水层跟鱼层不1致,鱼层在你的钓层上面,鱼低头吃钩后抬头调整身体平衡,于是浮漂就是向上顶的动作1

0、你要是钓底的话,这说明你调漂绝对不是调4钓2,绝对是调目低于2目。请你再验证1下浮漂的调目到底是不是4目。

为什么调4钓2挂饵后,浮漂还要往上拉?



2、为什么调4钓2挂饵后,浮漂还要往上拉?

因为在调4钓2的调漂过程中,是半水调溧,只有半水调漂,才能正确的反映溧相,才能钓好鱼。调好漂后,要上推溧,挂饵2次找底,完成后,调整好钓目,才开始钓鱼。

我对台钓为什么要“调4钓2”的理解



3、我对台钓为什么要“调4钓2”的理解

台钓正确地说应该叫悬坠钓法,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而笼统叫台钓。多年以前台湾地区有识之士为了迎合休闲垂钓群体,修建了专业鱼池。就是现在垂钓比赛中沿用的小鲫池 大鲫池 混合池 或者罗非池等等。为了得到更好的鱼获,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产生了较为科学的悬坠钓鱼法。这种方法后来通过沿海地区传入国内并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因为来源于台湾习惯上便称之为台钓。谈到台钓,少不了要谈调漂。特别是刚接触这种风靡钓法的钓友开口闭口常把“调4钓2”挂在嘴边。我看了不少垂钓书籍,也逐步了解“调4钓2”的由来,在这里与钓友们1并探讨。台钓(悬坠钓法)传入内地时,当时的垂钓产品生产环境跟现在是不可比拟的。记得95年我接触钓鱼时所用的浮漂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台钓也是在学了钓鱼两年之后才开始摸索并开始的。那么“调4钓2”是怎样产生的呢?对于调漂1位垂钓界大师是这样说的:调漂不难,原则是以漂尾目数1半为调目,再以所调目的1半为钓目。这句读让我顿悟,原来如此。“调4钓2”的产生是因为当时条件限制所用的浮漂目数仅为7目,不像现在的9目 十3目 十5目甚至十8目。照此推理,7目的1半为3.5目所以调4目,所调的4目的1半为2目。怪不得要“调4钓2”,呵呵,说到这里钓友可明白了吧。时下垂钓比赛多如牛毛,钓鱼视频涌现网络。钓友们客观上观摩学习垂钓技术的机会也很多。有的钓友问我:钓手比赛时的调漂为什么不是“调4钓2”而是“调7钓3或钓4钓5”呢?从上面某大师的调漂原则中不难看出,现在用的漂目13目占大多数。按照计算调7目再钓4目钓5目也是从“调4钓2”引申而来的。了解了“调4钓2”的前因后果,怎样初步定漂调目就容易理解和上手了。这里只谈“调4钓2的”由来,真正用到垂钓当中还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或钝或灵这方面的调法以及漂相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网络 书籍以及身边的钓友去了解和掌握。上述浅见只是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不足之处请钓友指正。

我对台钓为什么要“调4钓2”的理解



4、我对台钓为什么要“调4钓2”的理解

台钓正确地说应该叫悬坠钓法,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而笼统叫台钓。多年以前台湾地区有识之士为了迎合休闲垂钓群体,修建了专业鱼池。就是现在垂钓比赛中沿用的小鲫池 大鲫池 混合池 或者罗非池等等。为了得到更好的鱼获,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产生了较为科学的悬坠钓鱼法。这种方法后来通过沿海地区传入国内并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因为来源于台湾习惯上便称之为台钓。 谈到台钓,少不了要谈调漂。特别是刚接触这种风靡钓法的钓友开口闭口常把“调4钓2”挂在嘴边。我看了不少垂钓书籍,也逐步了解“调4钓2”的由来,在这里与钓友们1并探讨。 台钓(悬坠钓法)传入内地时,当时的垂钓产品生产环境跟现在是不可比拟的。记得95年我接触钓鱼时所用的浮漂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台钓也是在学了钓鱼两年之后才开始摸索并开始的。那么“调4钓2”是怎样产生的呢?对于调漂1位垂钓界大师是这样说的:调漂不难,原则是以漂尾目数1半为调目,再以所调目的1半为钓目。这句读让我顿悟,原来如此。“调4钓2”的产生是因为当时条件限制所用的浮漂目数仅为7目,不像现在的9目 十3目 十5目甚至十8目。照此推理,7目的1半为3.5目所以调4目,所调的4目的1半为2目。怪不得要“调4钓2”,呵呵,说到这里钓友可明白了吧。 时下垂钓比赛多如牛毛,钓鱼视频涌现网络。钓友们客观上观摩学习垂钓技术的机会也很多。有的钓友问我:钓手比赛时的调漂为什么不是“调4钓2”而是“调7钓3或钓4钓5”呢?从上面某大师的调漂原则中不难看出,现在用的漂目13目占大多数。按照计算调7目再钓4目钓5目也是从“调4钓2”引申而来的。了解了“调4钓2”的前因后果,怎样初步定漂调目就容易理解和上手了。 这里只谈“调4钓2的”由来,真正用到垂钓当中还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或钝或灵这方面的调法以及漂相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网络 书籍以及身边的钓友去了解和掌握。上述浅见只是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不足之处请钓友指正。

1直没明白调4钓2,为什么不直接挂重饵到底平水 然后浮标下拉5cm左右?



5、1直没明白调4钓2,为什么不直接挂重饵到底平水 然后浮标下拉5cm左右?

首先的步骤是这样:

1、重铅找底浮标可调节为1目——

2、抬竿,将浮标向下移动子线长度+10公分——

3、入水后捡钱皮调目直至浮标露出水面目数与所要的目数1致——

4、抬竿,挂配重块找底(无须太重,与所上饵球重量差不多就行)——

5、找底后调节浮标钓目后,上饵开钓。现在咱们说说楼主的疑问:

1、“就是第1步重铅着地,浮标是露出红色最上面的1目还是和水面持平?” 无论是平水,还是露出1目或者两目这个东西不是死的,就是露出目数再多也无妨。主要是让你了解水深,好比露出1目,那么从铅坠到露出1目下水平线的长度是不是就是该钓点的深度。这样心里就知道具体水深那么以下的步骤就简单多了。

2、“去铅皮的时候浮标露出4目,然后挂饵,如果不是两目怎么办?比如1目 0目,这个时候浮标向上拉?如果向上拉,那这个时候饵不就躺底了,而不是站立的了呀” 从上个步骤知道水深后那么接着就是确定打算怎么钓(双饵到底、双饵离底、单饵到底)找块与饵重差不多的配重块(挂单饵调标。单饵到底,双饵离底挂长子线、双饵到底挂短子线。)挂在钩上找底。找到底后调整浮标到所需的钓目。这样你就知道浮标露出水面几目饵是到底的了。你的问题是挂饵后没有用饵球或配重块找底所以饵球肯定是悬浮在水中较高的位置,而且自己也不知道浮标露出几目才表示饵球到底了。

3、“既然是想饵钓底,那为什么不直接挂重饵,让浮标和水面持平,然后去掉重耳,挂饵,把浮标向下拉,让浮标露出2目,不也可以么?不是上面说的调4钓2 1样的效果么?” 这个问题证明楼主在不断的摸索和思考。言归正传:之所以用剪铅皮来调节是为了使铅坠的重力与浮标的浮力相对平衡或浮力略微大于重力,这样能让饵球在水下保持很好的稳定性; 如果直接挂重饵找底而忽略调节铅皮,那么线组的情况就是浮力绝对大于重力,毕竟水下没有相对的铅坠重力去抵消浮标浮力那么换上轻饵后饵球还是到不了底;就是线组本身+重饵在水中本身都有1定的浮力,如果继续用重饵垂钓那么鱼在吃饵时很容易造成钩与饵球分离(因为饵球本身有溶散性,鱼吃饵球时多为先试探,比如用尾扫动水流,或是入口后马上吐出)浮力过大则会把钩直接拉离饵球。而铅坠在整个线组中的作用就是平衡掉1定的浮力,使饵球在水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因为水下动作而造成上述状况。楼主明白了吗? 到钓鱼翁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为什么调4钓2没有顿口都是往上顶漂?



6、为什么调4钓2没有顿口都是往上顶漂?

3、台钓对水底的地势要求很高,最好是平的,不平的话,每次抛竿钓目会有变化的,影响钓鱼,第1步是挂大铅坠找底后确定钓点,钓点的“前后左右”是否平整必须探好,做到心中有数

4、找底后确定主线长度,将浮标向下调20-30厘米,去掉大铅坠,准备调标

5、调整铅皮到浮标露出4目

6、挂实际垂钓大小的饵料,钓目调整到两目

7、台钓调钓力学分析很重要,因为钩在水底状态看不见,完全是力作用的结果,不知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可以说很难理解到台钓的精髓。理解钩饵在水底状态光靠想象很容易出错,现以调4钓2为例和大家1起分析下各种力的作用及饵料状态。

8、要分析调钓过程各种力的作用结果,必须要有前提条件,没有明确前提条件的力学分析会出现分歧而无法讨论。比如,带钩调钓和不带钩调钓的分析结果就不同,所以没明确前提条件的分析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水,无法论断的。

相似内容
更多>